為什麼我們懼/拒胖?

臺灣身材審美轉變

我們不見得是「胖子」,但多少都有嫌棄自己「胖」的時候,也常常警惕自己「不能胖」。處在一個懼怕肥胖、拒絕變胖的時代,到底是誰定義胖不好、不美、不健康?


1920 th  

傳統東方體態:束胸的平坦美

臺灣早期的傳統婦女間盛行著束胸的風氣,普遍價值觀認為:「不展示出胸部的女性身材,才符合美的標準。」內衣以讓胸部看起來平坦的肚兜為主,身材有點小腹也沒關係。


1930 th  

西方審美觀傳入:凹凸有致的曲線美

日治時期的年輕女性開始穿洋服。西方女性追求挺胸、纖腰、翹臀的身材,內衣與服飾強調身體的曲線,衝擊民眾的穿衣習慣與美觀的定義。臺灣人對身體美的思維逐漸轉變。


1940 th  

瘦不健康   胖是福氣

戰後初期經濟狀況普遍不佳,四〇年代的臺灣幾乎沒有一個肥胖孩童。社會對於肥胖抱有好感,象徵個人的能力、財富和福氣,甚至與正面的健康形象做連結;削瘦才是人們關注的健康議題。


1950 th  

成衣限縮身體樣貌   醫療背書胖不健康

臺灣早年的服飾以量身訂製為主,什麼樣的身材都不怕沒有好看的衣服穿。五〇年代紡織工業興起,為了提升生產效率設計出規格化的標準尺碼,人們必須改變體態才能穿得美。

研究發現,五〇年代的臺灣報紙上刊登大量譯自西方報紙與醫療文獻,指出肥胖對健康有重大負面影響的報導,將肥胖形塑為增加罹患疾病機率的警示,甚至與死亡有所牽連。


1960 th  

公眾人物勵志減肥   瘦身風氣萌芽

國內醫師對肥胖影響健康的見解在六〇年代加入,報章雜誌上也出現許多演藝人員、高社經地位者的減肥人物報導,帶起臺灣社會的瘦身風氣。


1970 th  

肥胖污名化

肥胖不再象徵健康福氣,基於認定肥胖理當由當事人負責,人們責怪胖子懶惰、貪吃、自制力差,並將肥胖與病態、醜陋、笨重連結。


1980 th  

臺灣人體重大幅成長   政府推動減肥政策

八〇年代臺灣經濟起飛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因此肥胖人口也不斷增加,使得政府部門不得不關切相關議題,開始積極訂定防治肥胖的策略,減肥風氣也席捲臺灣。


1990 th  

廣告宣告瘦就是美  開啟懼/拒胖時代

九〇年代以後,臺灣社會經濟力提升、價值觀開放與塑身醫療科技進步。瘦身工業趁著相關規範尚未建立的空窗期,釋出大量廣告形塑瘦身迷思,製作「批判胖的缺點」的內容,為體型較胖的人營造出相當負面的社會環境。


2000 th  

臺灣女性體型焦慮嚴重

多項調查指出,肥胖帶來的社會壓力非常高,並特別針對年輕女性。 臺灣人理想的女性體態過於纖瘦,導致臺女時常憂慮自己的體態是否標準、容易對身材感到不安,而且過於懼怕肥胖。


2010 th - now 

健身風氣興起   追求健美肌肉線條

歷經超過80年的時間,臺灣社會才建立出當今大眾偏愛的身材審美觀。近年的體型審美觀也有些轉變,人們開始擺脫「瘦就是美」的思維,正面認同勤奮健身下打造的精實體態。

不過,多數人仍以非常負面和歧視的觀點解讀肥胖身材。臺灣社會未來的體態審美觀,還會如何轉變呢?

▏引用資料來源

延伸閱讀

「胖不健康」是提醒,還是詛咒?

不健康的身體樣貌有很多種,「肥胖」就真的是「病態」?

不想瘦?胖子:想被當成普通人看待

許多胖子從小就胖,要怎麼教育胖孩子?該如何蛻變成長?

縮小人生:胖子之大,何處可容身?

討厭被胖子擠壓?空間需求和身障相同,卻得不到同理。

胖網紅現身:渡邊直美改變了什麼?

胖直美啟發粉絲擁抱身材,想問她如何成為有自信的胖子!